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领导力辅导如何实践落地
领导者通过对周边的团队施加影响,来发挥自己的领导力。影响力越大、影响越积极正面,领导力发挥的价值越大。领导者必须加深与利益相关者的链接,而利益相关者通过支持领导者的发展,也能够从中受益。
上篇我们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对于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性(请戳「希尔洞见|清晰的自我认知,是领导力提升的第一步」),本篇我们皓首穷经,继续为大家深入剖析“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领导力辅导”。该辅导采用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,借由TA们的视角,与高管教练方式相结合,帮助领导者实现领导力发展。主要包括七大环节:
“没有人愿意被改变,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。”尤其是对领导者而言,改变是一件面向自我的严峻挑战,因为领导者往往都是由于过往的成功被提拔的,有自己成熟的方法论、成功的经验,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。要让领导者主动挑战过往成功的自己,可能比他们在工作中的所有挑战都更具难度。领导者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接受辅导,不仅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,还有可能伤害到教练及利益相关者与自己的关系。
因此,接受领导力辅导的前提之一,就是领导者确认已经自我检视并做好了准备,这种检视必须是领导者自己对内心的检视,外人无法替代,哪怕最严格要求的管理制度都不行。检视包括三个方面:
1)谦逊:领导者认为自己仍旧存在不断提升的空间。对自己的盲区充满好奇,对任何反馈都有着尊重、平等、感恩、接纳的态度,谦逊是一种空杯和自信的综合体,能够很好的正视自己、活在当下。在辅导实践中,有的领导者认为利益相关者不如自己、反馈不值一提;也有的领导者有着高度的本领恐慌,在教练面前卸下防备面具后,认为所有人都在指责自己,这都不是谦逊的理想表现。
2)勇气:面对利益相关者尖锐的反馈、或者极高的前馈(期望),领导者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,与教练共同探讨反馈背后的原因,把自己的薄弱点剥开、呈现在教练面前;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规划改进行动,排除改进路上的障碍。在教练实践中,有些领导者不断与报告中的反馈做争辩,描述自己有多困难;也有领导者持续合理化自己的行为,面对改变的可能,不断强调环境、资源的障碍等。这些都是“勇气”不足的表现。
3)自律:接纳了现状、规划了未来,还需要在行动上落实到位。这就是“自律”的要求。所有的领导者日常都要关注非常多的工作,而成长改变需要排除干扰项,分配足够的精力,投入足够的时间,才能真正推动发生。当然,律己比律人难得多,希尔的教练也会为领导者提供对应的工具,以长期的心态,不断陪伴领导者,提示、共创、纠偏,成为领导者成长改变的最佳助力。
领导者需要自主选择7-8位利益相关者,其中包括直接上级、2-3名平级同事、3-4名直接下属。若条件允许的话,也可以选择1-2名合作伙伴。这些利益相关者将会接受希尔教练的访谈,一起为该领导者“照镜子”。
对于360°访谈,一些领导者会受到环境习惯等因素的影响,认为周边同事的反馈是出于“评价”、“考察”等目的,是为了证明“自己是否胜任”,甚至理解为这是上级安排的“另类举报”。所以他们会倾向于选择“粉丝”作为自己的利益相关者,毕竟粉丝只会为偶像呐喊,提供正面的评价。
因此,我们的高管教练会特别郑重地与被辅导的领导者说明,利益相关者和希尔的高管教练,是为了助力领导者的领导力发展,而不是为了评价领导者的当期表现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希尔的教练一样,都将因该领导的发展而受益,而非因该领导“受伤”而受益。
因此,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有三个标准:
① 与领导者的工作联系紧密,并充分了解;
② 有足够信任,愿意指出领导者的优势与待发展领域,愿意支持并关注成长;
③ 领导者成长成功后,会共同受益。
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(如刚到任时间较短),无法选出符合三个标准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话,也不用过于焦虑,尽量选择即可。“无法选出合适的利益相关者”,本身也是该领导者的真实处境,希尔的教练将会从该处境出发,与被辅导人共同探讨应对策略。
对领导者亲自选定的利益相关者,教练将会与其进行一对一的访谈,访谈形式以线下面谈为主,特定情况下以电话作为补充。
为了排除对被辅导人的干扰,除直线上级的访谈内容可选择实名或者匿名外,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内容,均需要进行匿名处理。希尔的教练会将访谈内容打散,根据不同的视角,再结合被辅导人的实际工作场景,进行重新分类整理,作为本阶段与被辅导人的交流话题之一。
在访谈过程中,利益相关者不需要考虑系统性、结构化、客观科学等制约因素,只需要根据教练的引导问题,从个人主观的角度,把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答案,如实地告诉教练。虽然“非真实的反馈”对于教练也有帮助,但越是“真实、坦诚”的答案,对被辅导人的帮助将会越大。
部分利益相关者会担心不知道从何答起,这无需挂碍。希尔的教练会根据交流情况,综合使用教练促动技术,推动访谈深入开展。倒是有部分人会依照某些内部会议的习惯,“含蓄的表扬领导”、“似贬实褒地给领导提建议”,这对于被辅导人而言,往往只能付之一笑。
教练访谈后,会将各位利益相关者的答案,按照其要表达的要点进行归类,形成教练报告。报告中会尽量保留回答的原文,并致力于确保教练报告的可读性,最大限度还原出利益相关者表达的原意、语境。
教练报告将会在辅导现场呈现给被辅导人。在教练实践中,被辅导的领导者往往会感受到欣慰、惊喜,自己的一片苦心为大家所“看见”;也会出现震惊、委屈,甚至是愤怒的情绪,因为利益相关者对自己的不理解、尖锐而“片面”的反馈、对环境重压的无力等等。这就是“照镜子”的重要作用,帮助该领导者从各个方面看到“现状”,理清接下来所有改变的起点。
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,领导者不需要过于苛责自己。重要的是,他们如何与情绪共存,然后接纳这些答案。更重要的是,是否迫不及待想行动,做出一些改变,让未来变得更好。
领导者需要明白的是,不要与利益相关者的感知争辩。这些人都是领导者自己选的,领导者应该相信这些人是在帮助自己变得更好。向教练说明原因、作出辩解等行为,除了“证明自己赢”以外,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。与其用这个时间内耗,还不如考虑如何做得更好,如何面向未来。
自我检视环节中要求的谦逊、勇气,也将在此得到验证。
在接纳教练报告后,就进入了辅导环节。之所以称之为“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教练辅导”,是因为辅导的第一个话题,就是探讨教练报告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答案,这些答案既有反馈(对过去的事实呈现和认知)、也有前馈(对未来的期待、建议)。领导者作为被辅导人,需要与教练共同探讨这些关键事项。
由于时间的关系,以及精力的分配,领导者无需回应报告中的每一项,只需要与教练共同选出关键的3-5点,深入探讨即可。
除了教练报告的事项外,领导者往往也会根据自己的工作困惑,提出需要与教练探讨的事项。这部分源于约哈里之窗中的“隐秘区”(自己知道、利益相关者不知道)。同样的,这部分关键事项也需要根据优先级,控制在3点以内,否则无法深入交流。
最后,在交流过程中,教练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该领导者的判断,一起探讨更多的可能性。这部分内容是针对“未知区”(所有人都不知道),需要双方的共创。教练会为被辅导人展示出多种多样的可能性,拓展更广阔的视野,启发更多的思考。而惊喜也往往来源于此,第三方的视角能够帮助局内人(不论是领导者还是利益相关者)找到新的灵感。
教练在与被辅导人探讨关键事项后,会指导被辅导人制定改变计划,形成改变之轮。一个完整的改变之轮包括四个象限:开始做、停止做、暂时接纳、继续做。从“继续做”象限开始,逆时针转动,直到“开始做”象限。每个象限填入3-5项关键事项,作为本季度的重点改变事项。
看似不难的改变行动,实际操作中却问题颇多。在辅导实践中,领导者往往会有以下问题:
1、写太多。领导者想要兼顾的内容过多,尤其是刚阅读完教练报告、和教练深入交流过之后,总觉得自己有许多要成长改进的方面,难以取舍。根据希尔的辅导经验,“慢就是快”,能够在一个阶段聚焦提升3件事,已经很了不起。同时,无法排列出改进的优先级,也反映出该领导者尚未真正理清楚改变的路径,这也是需要与教练重新探讨交流的。
2、写太快。也有部分领导者尚未意识到改变之轮的关键性,把制定改变之轮当做辅导过程中的一个“作业”,也没意识到自己应对改变之轮的结果负责,随意一写了之,在落地执行阶段,就会碰到较大的阻碍。这需要重新调整改变之论,而发现问题、重新调整改变之轮的过程,将浪费较多成长改变的时间。
3、写太虚。有些领导者习惯高屋建瓴的发言,制定的改变之轮经过了高度的提炼,空话套话较多,却难以衡量实际落地效果。一份有效的改变之轮,其描述应该符合KDI(Key Do Indicator),需要具体到明确的行动、行为上。例如:“我要变得健康”是没有意义的,应该写成“每周锻炼2次,每次1小时”。
4、写太满。也有些领导对自己充满自信,未经过深思熟虑,没有明确的路径,就制定出跨度很大的目标。过高的目标只会带来巨大的压力,尤其在目标未能实现时,还可能带来巨大挫败感,甚至让领导者放弃改变。改变之轮制定过程中,教练通常不会在当下给出建议,而是在日常辅导过程中,在适当的时机提供助力,或者在每季度复盘时,与被辅导人共同探讨改变之论的优化思路。
改变之轮不只是给自己看的,一开始很多领导者可能并没意识到这一点。
制定改变之轮后,领导者将以此为抓手,督促自己发生改变,同时发挥背影的力量,推动整个组织发生改变。在此期间还有两个规定动作:
首先,领导者需要将改变之轮同步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。这样是对利益相关者最有效的感谢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用心反馈得到了重视,有效帮助了领导者的成长。同时,这也是一种公众承诺,将自己的计划呈现在利益相关者面前,就可以邀请他们助力自己更好的发生改变。
其次,领导者需要每个月保持一次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。请他们结合改变之轮,对自己的改变过程做些反馈,让改变成为双方紧密链接的内容之一。当利益相关者亲身参与到领导者的改变时,不自觉也会触动自己内在的上进心,引发自己的成长意愿。
“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领导力辅导”过程并不复杂,但其效果却是惊人的。由个人到团队到组织,影响范围逐渐扩大,激活组织活力,带来团队高效能。
在希尔的辅导实践中,超过90%的领导者表示有明显的改变,其所带领的团队也因之受益,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:经过一年领导辅导和团队辅导的组织,团队凝聚力空前高涨,其中有超过63%的企业业绩上涨50%以上、部分企业也曾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降至个位数……这些令人振奋的改变,我们希望同样能在您身上发生。
我就知道你“在看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