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非暴力沟通》与教练实践(1)

 

《非暴力沟通》

 

著名的马歇尔·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,通过非暴力沟通,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、和谐和幸福。

 

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,爱将自然流露。

希望这本在沟通方面带给我光明的书,也能帮助伙伴们将沟通更好的应用于教练辅导中。

 

1)让爱融入生活

 
 

#原文节选#

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。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“暴力”的,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。后来,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,依照它来谈话和倾听,能使我们轻易相通,乐于互助。我称之为“非暴力沟通”。在一些地区,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“爱的语言”。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——即使在逆境中,它们也能使人乐与互助。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。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,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、感受和愿望,有意识地使用语言。我们既诚实、清晰地表达自己,有尊重与倾听他人。

 

当我们真诚助人时,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。施者的给予既不是出于恐惧、内疚或惭愧,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;受者获得馈赠,却不会有心理负担。于此同时,施者会因自己行为的价值更加欣赏自己。

#所读所思所感#

——如果说到底是什么让辅导对象愿意相信我们,“爱的语言”应该是一项基础技能,是我们真诚助人、丰富他人生命愿望、却不求回报的一种合理表达。

 

——很多教练在实施辅导之前会调整自己的状态,或者是简单的冥想打坐,或是有意识的调整呼吸,正是提醒和帮助自己率先进入非暴力沟通模式,悬挂自己的条件式反射,提升自己观察、感受和愿望能力,有意识地使用我们每一句回复的语言,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爱的力量。

 

——非暴力沟通方式的使用,并不需要对方也熟悉非暴力沟通,或是对我们心存善意。这解答了不少初级选手的困惑:“热脸贴了冷屁股该怎么办?一直得不到积极的回应,对方是否会觉得我无能?而自己的无能感会带来更糟糕的循环又该怎么办?”如果我们遵循非暴力沟通原则,最终将形成良好互动,虽然这种局面不见的总是很快出现,但只要相信爱的语言的力量,“友爱之花必将在你我心中怒放”。

 

 
 

 

(2)是什么蒙蔽了爱

 
 

#原文节选#

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?……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。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,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,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。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,我称为“异化的沟通方式”。

 

【道德评判】——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,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,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是邪恶的。例如“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。”“他对人有成见。”“这是不恰当的。”批评、指责、辱骂、归类、比较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。……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。

 

【进行比较】——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。……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,就去与他人做比较。

 

【回避责任】——我们对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。可是,人们广泛使用“不得不”这一短语。“你让我”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。……此时,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。……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。……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,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。

 

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:如果不配合,他们就会受到惩罚。在我们的社会中,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。……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。

 

【应当】异化沟通的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:有些行为值得激励,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到惩罚。这种想法通过“应当”这个词得到了体现。……认为“某人应当受到惩罚”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。

#所读所思所感#

——如果说“爱的语言”有助于我们与辅导对象建立信任,那么“异化的沟通方式”便有可能成为我们与辅导对象之间的鸿沟,更有甚者,变成了辅导对象与自己之间的内在鸿沟。

 

——这里要穿插一段经历:有些经常感到自己很压抑、不快乐的辅导对象,正是长期处于这种对自己“暴力沟通”的状态。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评判、被强迫、被赋予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(受害者身份),进而陷入深深自责,产生大量的“红色故事情节”,不断用消极情绪来惩罚自己。周而复始,无法逃离痛苦的循环。

 

——我们在做教练辅导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异化沟通的对话方式,不要对当事人做“道德评判”帮我们始终保持着爱对方的状态,避免“进行比较”让对方感觉到更加悲惨,敏锐的发现“回避责任”的句式并指出对方的自我逃避状态,用鼓励和要求的方式却不是“强人所难”的命令对方,也不用“应当”的想法来先入为主的帮对方做好选择。

 

未完

 

创建时间:2022-09-21 14:39
浏览量:0

助力改变

成就高绩效活力组织
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8888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